行程安排:
日期 | 行程 |
---|---|
5.6 | 广州 - 太原 (崇善寺) - 大同 |
5.7 | 悬空寺 - 恒山 - 云冈石窟 - 大同古城墙 |
5.8 | 纯阳宫 - 关帝庙 - 九龙壁 - 四牌楼 - 清真大寺 - 华严寺 - 平遥(火车) |
5.9 | 日昇昌&蔚泰厚 - 武林汇 - 古县衙 - 珍奇报纸陈列馆 - 城隍庙 |
5.10 | 王家大院 - 平遥古城墙 - 二郎庙 - 庆同协 - 同兴公镖局 - 文庙 - 华北镖局 - 太原 |
5.11 | 中国煤炭博物馆 - 山西博物院 - 食品街 |
5.12 | 太原工人文化宫 - 广州 |
太原机场
由于这次机票时间订得不上不下的,于是下了飞机以后上了机场大巴直奔火车站。在这里想吐槽一下机场大巴,终点站叫火车站,但下了车以后还需要坐一站公交车 -_-|||
到了火车站以后将自己20寸的小箱子寄存,不晓得这么小的箱子怎么就成了寄存的 highest price rank, 收了15块而且还只能给现金!好不容易寄存了行李,傻乎乎的排队买了去大同的火车票,就顺着指示牌下了楼梯打的去崇善寺了。结果司机听到我说去崇善寺,整个脸都黑了,说我这是坑人。原来负一层的打的站台起码得等30分钟……emmmm 虽然有点不大好意思,可是……都是指示牌先动的手啊!
崇善寺
崇善寺建于唐代初,初名白马寺,后改为延寿寺、宗善寺,明代时改为崇善寺。明洪武14年时,朱元璋的三儿仔朱棢为几年孝慈高皇后马氏,将寺院扩建。清同治3年,寺院失火,主要建筑均被毁,留下来的只有大悲殿及一些附属建筑清光绪7年,山西巡抚张之洞在废墟上建造文庙,崇善寺从此一分为二,现寺庙只占原有面积的40分之1大、
虽然进去寺庙以后发现崇善寺其实十分小,但处处透露着厚重的历史感。刚好当天还在庆祝佛诞,僧人与信众都在念梁王宝忏,让我想起很多年前的光孝寺。
大悲殿外信徒诚心参拜,一树之隔,猫咪旁听,似懂非懂。
在寺里溜达的时候发现了一口古老的大钟,回来后查了一下,发现钟鼓楼为明代创建,楼悬大钟为明代正德元年(1506年)铸造,通高两米,外径1.8米,传说重9999斤。
在爬上钟楼时还看到一只猫在暗中观察我,甚是可爱。
在往回走时,看了一眼大殿屋檐,发现长出了枝芽,让我想到一个词:枯木逢生。
看到这大殿屋檐如此古旧,回来后又查了一番,发现大殿大至梁架,小至门窗都未更换,基本还是明代初修的遗物。想用很多词去形容,但了最后出口的只一句:真的是太好看了。
返回门口的时候回头看到了晋源神景四个字,于是又再查了一下,发现了崇善寺真的十分了不起:崇善寺自明代设僧纲司以来,又是掌管山西省佛教事务的机关,至今仍是山西省佛教协会的所在地。
再补充点小历史:
大悲殿又是我国著名的佛教藏经收藏地,它以收藏宏富、版本珍稀而闻名于世。据统计,殿中现存自宋代以来的各种刻印、抄写的经书达3万余卷,其中仅宋、元、明的经书就达2.1万卷,而且保存完整,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。
就其收藏种类而言,从北宋到南宋、元、明、清、民国和建国以来的各种藏经都有收藏,几乎包罗了我国木版印刷藏经以来的各种重要版本。就其价值而言,其中不乏名贵版本,特别是宋版藏经。
如北宋时期刻印《崇宁万寿藏》,印本为折本式,天地宽广,疏密得当,刻工精良,是难得一见的珍本。
另一收藏珍品是南宋的《碛砂藏》,其始刻于南宋绍定四年(1231年),直至元代至治二年(1322年)才全部刻完,共有591函,6362卷。大悲殿现存《碛砂藏》共有562函,4846卷,仅缺29函,1716卷。
其它还有元代《普宁藏》、明代《南藏》、《北藏》、《武林藏»、清拓泰山经石峪《金刚般若经》、明代金书《华严经6、明代血书《华严经》等等。这批历代刻印、抄写、拓印的各种佛教经典是我国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,也是研究我国古代哲学、文学、书法、印刷术的历史文物。
文庙
由张之洞着力在崇善寺废墟上创建的文庙,就在崇善寺隔壁的一条小巷里。一路走过去时不知道,还绕着外面的马路走了一圈,在路上看到了一堵堵红墙与木门。
不知道是不是地区原因,在崇善寺附近居住的人都十分地慢节奏,走在路上手上必定有菩提串又抑或是拿着两核桃。让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那些小说上写着的的文化味。
一开始对这个民俗博物馆感兴趣仅仅因为在马蜂窝上看到,在马蜂窝上它被评为最有性格的博物馆:经常性爱开不开。
于是带着好奇心,就一路找了过来。然后发现:**果然没开:)**果然我不是天选之人,遇不上它开门的时候。
再往前走了两步,才发现这里有一座文庙,已经被纳为民俗博物院的一部分。由于之后没时间再来参观,特意又在找了一下资料。在宜宾客2015撰写的博客上记载道:
国朝新立后,这里成为山西博物馆的一部,二部则是起凤街的纯阳宫。那时文庙展出的好像都是革命性的,纯阳宫则是历史性的东西,小学时,老师老领着我们参观,接受伟光正教育。如今山西博物院已在河西建了现代化大馆,文庙改成了“山西艺术博物馆”,纯阳宫则转型成“山西民俗博物馆”,虽都冠以“博物馆”名号,但无一免费。
让人十分吃惊的是民俗博物馆的原身竟然是纯阳宫,但现在现在已与文庙纳为一块。儒家与道家的相结合,艺术与民俗的相结合,真真有意思。同时也印证了宜宾客在博客上所写的:历史都是过程,完美和缺陷都无法假设。我们现在很难知道当时纯阳宫是如何建在了崇善寺的废墟上,也不知道在这过程中几个宗教的地位进行了几次变更。
仅仅在外面拍了张游客照,就打道回火车站了。
大同
坐了4个多小时的火车终于到达的大同火车站。在火车上我还在群里一脸懵逼的说:为什么现在的火车座位是面对面的,真心逼死强迫症。还被吐槽说我不知人间疾苦,出门只坐飞机。
坐在火车上想起好久以前坐绿皮火车去凤凰的情景,那时的绿皮火车还是开窗的。由于是长途火车,一路上人挤人,各种泡面味啥都有;害怕路上被偷东西,眼睛也不敢闭。
到了大同以后拉着箱子出来,果然不同的火车站,同样热情的的士司机。马路上都是的士司机拉客打车的,随便选了一个15块到客栈。司机还拉了两个在大同读书的小姑娘,听着两人的对话真好玩。
最后由于仿古街是步行街的缘故,的士司机在钟楼隔壁就停下了。我拉着箱子在昏暗的街灯下晃悠着去找客栈。
这间客栈的名字叫琵琶老店客栈,感觉那位招待的阿姨真真的是太好了,人也热情给我指点了一下附近有啥吃的,还会在我晚上出去晃悠的时候让我早点回来。除了热水器有点神经病以外没啥毛病。
晚饭随便搜了一间兔头店尝试了一下。EMMM 兔头没啥肉,不晓得为啥受欢迎,喝了瓶贵价啤酒……只能说我大概还是适合吃点实惠点的吧……嗝
在去大同的路上在马蜂窝订了个散团,吃饱喝足就洗洗睡准备明天6点30集合了。